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行业动态 > 冷链物流“出海”:一带一路下的跨境冷链新通路

冷链物流“出海”:一带一路下的跨境冷链新通路

发布时间:2025-07-15 10:20
信息摘要:
当东南亚的榴莲48小时直达中国餐桌,当巴基斯坦的冻肉通过中巴经济走廊高效入华,跨境冷链物流正成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最活跃的贸易纽带。RCEP全面生效叠加区域经济走廊建设,一场从“产地冷库”到“跨境温控”的数字化革命,正在重构全球冷链生态。

RCEP的全面实施,为中国与东盟、澳新等成员国打通了关税减免、通关便利化的“绿色通道”。2023年,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突破600亿美元,其中鲜榴莲进口量同比增长73.2%,催生了对跨境冷链的爆发式需求。中老铁路冷链专列、中欧班列冷藏集装箱等“钢铁驼队”,将云南、广西等边境省份升级为面向东南亚的冷链枢纽。政策层面,中国与泰国、印尼等国签署冷链合作协议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冷链标准互认,仅2024年,东南亚地区冷链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0%。

跨境冷链的核心挑战在于全程温控与数据可信。区块链技术为每箱货物生成不可篡改的“数字护照”,实现从缅甸果园到上海港口的全链条溯源;5G+边缘计算技术则在跨国运输中实现亚秒级温湿度同步,避免“断链”风险。以链库、前海粤十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,已服务全球超4500万吨冷链仓储,覆盖1000多条国际运输干线。中企更将智能AGV搬运机器人、光能供电冷藏箱等技术输出至东南亚,推动当地冷链从“人力密集型”向“智慧物联”跃迁。

2030年全球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0亿美元,而东南亚将成为增长极。中国正以“双循环”战略为支点,构建“两廊三通道”跨境冷链网:中缅通道聚焦水果与水产,中巴通道强化肉类与医药冷链,中欧班列则延伸乳制品与高端食品运输。与此同时,REITs资本加速涌入海外智能冷库建设,自动驾驶冷藏车与无人机巡检技术,或将彻底改写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规则。

从“路相通”到“链相融”,跨境冷链不仅是商品的流动,更是技术、标准与信任的共建。当云南的蓝莓与雅加达的山竹共享同一套温控系统,这条“冷链丝绸之路”终将让世界品味到中国方案的鲜度与温度。

热品推荐 Hot product

产品图片1

可以介绍产品材质、产品参数、产品原料、产品用法等

产品图片2

可以介绍产品材质、产品参数、产品原料、产品用法等

产品图片2

可以介绍产品材质、产品参数、产品原料、产品用法等

产品图片3

可以介绍产品材质、产品参数、产品原料、产品用法等

联系我们

  • 电话:021-35383309
  • 微信/手机:15921005345  
  • 邮箱:wangyi@aqsc.net.cn
  • 地址: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汇港路377号2幢1楼1单元
二维码
二维码

二维码

咨询热线
400-000-xxxx
网站首页
返回顶部